光纤熔接 ERP

弱电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透明非结晶氧化物半导体是怎样被发现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13 13:03: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华为代理商
最佳答案:在2010年12月10日于北京举办的“2010年国际平板产业高峰论坛”的技术分科会上,细野秀雄教授将发表主题演讲。记者专程采访了细野教授,倾听了IGZO的发现过程以及对该材料的期待。(采访人:田中直树)   以前一直我进行玻璃等透明材料的研究。其间,自1993年起开始研究透明氧化物半导体材料。最初研究的是结晶材料。
  同时,我对非结晶材料也怀有强烈兴趣。当时业界普遍认为,包括硅在内,“非结晶材料的电子迁移率比结晶材料要低3~4个数量级”。我觉得这种看法不对。我认为以硅为代表的共价键合性物虽然有这样的性质,但像素氧化物那样的离子结合性物质应该与此不同。
  但问题是,离子结合性的物质很难形成非结晶状态。不过,我发现如果从气相材料开始制作的话,就比较容易形成非结晶状态。最初,只发现了1种令人感兴趣的材料。通过描绘这种材料的电子轨道,我发现“很可能有大量的非结晶的透明氧化物”。
要想作为TFT(薄膜晶体管)来使用,则必须是可对载体进行控制的物质。迁移率多少牺牲一些不要紧,但可随意转换成导电体或者绝缘体这一点至关重要。有一种电子迁移率较高、且作为透明导电氧化物也十分出色的代表性材料,这就是IZO(In-Zn-O)。然而,这种材料很难制成绝缘体,无法直接应用于TFT。于是我想出了一个方法,即:掺入Ga(镓)后将其制成IGZO。掺入了Ga之后,电子迁移率会降至IZO的1/3,即便如此,仍可保证10cm2/Vs的迁移率。迁移率如果达到10cm2/Vs,作为显示器驱动用已足够。
  IGZO的研究从单结晶开始。2003年,我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有关单结晶IGZO的论文。当时的电子迁移率达到了100cm2/Vs。之后,我着手进行了非结晶IGZO的研究。最初,我只是将2003年发布的结晶IGZO转换到非结晶状态,但制成后一试,电子迁移率骤然降到了3cm2/Vs。我当时想要是能够实现10cm2/Vs的电子迁移率就写成论文发表,2个月后终于实现了这个目标。
  我根据这一成果给《自然》(Nature)杂志写了一篇论文,马上被刊登了出来。这是全球首次有关可用于TFT的透明非结晶氧化物半导体IGZO的论文发表。由于该技术正好符合正在寻找以有机EL为代表的“新一代显示器”驱动用元件的面板厂商的需求,因此许多企业对此表现出极大关注。在上述论文发表之后,IGZO技术的发展对企业的贡献可以说非常大。
  ——12月10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北京2010年国际平板显示产业高峰论坛(FPD International CHINA 2010/Summit and Seminar)”上,听说您将就非结晶氧化物半导体发表主题演讲?
  在这项技术方面,没有从特定的企业接受过资助,所以包括日本企业在内,我对所有企业都一视同仁。不会因为是日本企业就给予优待。我的原则是,最努力的企业理所应当得到最大回报。不会因国家不同而区别对待。
  之所以如此考虑,是因为希望这种材料能尽快被厂商采用。日本研发的基础技术能在全世界得到采用,这一点至关重要。尤其是显示器,它是随处可见的产品。如果了解到推动显示器发展的基础技术是日本人发明的晶体管的话,相信日本年轻人也会干劲倍增。如果没有此类技术的话,日本人便会失去动力。
  作为材料专业的技术人员,自己发明的材料在全世界得到采用是最幸福的事情。所以,无论对哪家企业,我都会开放所有的技术。欢迎厂商采用我们发现的材料。如果该材料能因此而得到普及,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当时的研究成果在1995年的国际会议上进行了发表,我指出了“存在着非结晶状态下也具有不逊于结晶状态下电子迁移率的物质”这一事实,并公布了这种物质的设计和制造方法。这是有关透明氧化物非结晶半导体的全球首次信息发布。然而遗憾的是,此次发布没有得到任何反响。因为当时是“非结晶硅的全盛期”。我也预想到了这种结果。另外,这些内容于1996年以论文的方式发表。之后,我用5~6年的时间完成了相关内容的理论化工作,有关成果在2002年进行了论文发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咨询|VIP注册|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积分规则|手机版|Archiver|弱电之家论坛 ( 京ICP备11008917号-3 )

GMT+8, 2024-9-22 19:25 , Processed in 0.144543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