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公共广播系统的声学特性ffice ffice" /> 校园公共广播系统在各服务区内的最大声压级、语言清晰度、传输频率特性等指标应满足表1要求。 表1 校园公共广播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
| 最大 声压级* | 声场不均匀度(室内) | 漏出 声压级 ** | 语言 清晰度 *** | 系统信噪比 | 传输频率特性 (室内) | 一级 | ≥83dB | ≯8 dB | ≯70dB | ≥90% (主观评价) ≥0.7 (RASTI法) | ≥75 dB | 在250 Hz~4.0kHz频带内,以最大分量为0dB,允许变化不大于-10dB;在250Hz~100Hz和4.0kHz~8.0kHz范围内衰减不大于9dB/oct。 | 二级 | ≥80dB | ≯10 dB | ≯70dB | ≥80% (主观评价) ≥0.5 (RASTI法) | ≥70 dB | 在250 Hz~4.0kHz频带内,以最大分量为0dB,允许变化不大于-12dB;在250Hz~100Hz和4.0kHz~8.0kHz范围内衰减不大于12dB/oct。 |
* 如果要求具有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广播功能,则应≥85dB。 ** 指漏出到服务区边界ffice:smarttags" />50m及以外的声压级 *** 前提条件是环境的混响时间不大于3.0s(500H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