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熔接 ERP

弱电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4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助] 电视显示技术的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15 06:39: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华为代理商
最好是具体一点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2-5-15 07:18:37 | 只看该作者
华为代理商
在当今社会中,电视俨然已经成为了最大众化的信息传播渠道,全国人民正是依靠着电视,才可以时刻了解汶川大地震的最新进展,很难想象没有了电视的生活会是怎么样的。没有电视的生活实在是不可想像的。而电视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从笔者小时候的14寸黑白电视到21寸彩电再到现在的大尺寸平板电视,电视的发展完全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下面,笔者就带大家来详细了解下电视发展的三部曲:过去、现在和未来。
而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里,电视将继续向着超大化、便携化、轻薄化、节能环保化等几个方向发展。目前非常有希望成为下一代显示标准的技术,当属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即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属于主动发光,其正极是一个薄而透明的铟锡氧化物(ITO),阴极为金属组合物,而将有机材料层(包括电洞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等)包夹在其中,形成一个“三明治”。接通电流,正极的电洞与阴极的电荷就会在发光层中结合,产生光亮。根据包夹在其中的有机材料的不同,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OLED电视具有厚度薄、对比度高、色彩丰富、分辨率高、视角宽广等特点。
电视的过去:尼普柯夫圆盘、机械电视、电子电视铸就三座里程碑
  1883年,德国电气工程师尼普柯夫(Paul Nipkow)用他发明的“尼普柯夫圆盘”使用机械扫描方法,作了首次发射图像的实验,每幅画面有24行线,且图像相当模糊。“尼普柯夫圆盘”也成了电视的老祖宗。
  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视于1925年问世,英国发明家约翰·贝尔德(John Baird)在“尼普柯夫圆盘”的基础上,发明了机械扫描式电视摄像机和接收机,并首次在相距4英尺远的地方传送了一个“十”字影像,宣告了世界首台电视的诞生,贝尔德也因此被称为“电视之父”。但机械电视存在着清晰度和灵敏度低下的致命缺陷,很快被随后出现的电子电视所取代。  
  1931年,美国科学家兹沃雷金(Vladimir Kosma Zworykin)制造出比较成熟的光电摄像管,即电视摄像机,并在一次试验中将一个由240条扫描线组成的图像传送给4英里以外的一台电视机,再利用镜子把9英寸显像管的图像反射到电视机前,完成了使电视摄像与显像完全电子化的过程。随着电子技术在电视上的应用,电视开始走出实验室,进入公众生活之中,开始成为真正的信息传播媒介。而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也开始作为电视的核心部件,一直沿用至今,使用阴极射线管为显像部件的电视,被简称为CRT电视。
电视的现状:CRT逐步淘汰,液晶、等离子抢占市场
  在当前,老百姓家中的电视较之前的老古董,不论是清晰度还是色彩,都有了巨大的飞跃,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电视类型,除了已显老态的CRT电视在慢慢淡出市场外,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正迅速成为消费者所青睐的对象。
  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发现了一种白浊而有粘性的液体,后来德国物理学家发现了这是一种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具有规则性分子排列的有机化合物,如果把它加热会呈现透明状的液体状态,把它冷却则会出现结晶颗粒的混浊固体状态,由此而取名为Liquid Crystal,即液晶。液晶显示设备也就是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电视的基本原理是对两面玻璃之间的液晶施加电压,从而控制分子的排列变化和曲折变化,屏幕通过电子群的冲撞,制造画面并通过外部光线的透视反射来形成图像。世界上第一台液晶显示设备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时至今日,液晶电视已经占据了平板电视市场的最大份额。
1964年7月,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科学家们首次提出PDP等离子体显示的概念。PDP全称是Plasma Display Panel,即我们所说的等离子。PDP是一种利用惰性气体电离放电发光的显示装置。同LCD一样,PDP也属于矩阵模式显示设备,面板由一个个规则排列的像素单元构成,每个像素单元对应一个内部充有氖、氙混合气体的等离子管密封小室来作为发光元件。当向等离子管电极间加上高压后,小室中的气体就会发生等离子体放电现象并产生紫外光,进而激发前面板内表面涂有的红、绿、蓝三基色荧光粉发出相应颜色的可见光来形成图像。
电视的未来:OLED蓄势待发 多种技术各有所长
  现代科技的发展速度超乎想象,未来电视会是什么样的呢?这个话题不但具有挑战,更带有一丝神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未来电视肯定会满足各类人士的不同需求:可能是智能的、便携的、超大的……想像是无穷无尽的,什么样的要求也不显过分。
3#
发表于 2012-5-15 07:57:42 | 只看该作者
华为代理商
转;
多元显示技术并存发展 PDP电视仍有新天地!
众所周知,目前的彩电市场是一个多种显示技术并存发展的局面。CRT、PDP、LCD、PTV、MD、OLED、PLED、SED、FED等等,每一种显示产品都有不同的市场和不同的消费群,哪一种电视最好是消费者说了算,而不是厂家、商家“规划”出来的。
专家指出,目前国内的不少电视厂家“喜新厌旧”,CRT、PDP、PTV等大受冷落的同时,由于一味的“跟新”,在表面繁荣的背后丢掉了许多原有的市场。数字电视标准工作组组长刘全恩认为,多元化的产业格局将共同主导彩电市场。按照市场需求细分:14-38寸以CRT为主,38寸-102寸以PDP为主,液晶则涵盖了1-100寸的应用领域,38-100寸以上都有投影的市场空间,OLED一般适用于1-20寸,PLED则填补了20-100寸的市场空缺,SED在32-100间有较强优势,而FED在10-65寸间更能发挥它的长项。
从全球市场来看,等离子的发展趋势非常明朗,格局与中国市场有较大差异。在全球大屏幕电视市场中,等离子电视仍占绝对优势,2006年1月—6月的等离子电视市场比重预计为47%,而液晶电视比重仅为17%。因为对于等离子电视来说,对比度、响应时间、色彩重现度、大视角等参数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咨询|VIP注册|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积分规则|手机版|Archiver|弱电之家论坛 ( 京ICP备11008917号-3 )

GMT+8, 2025-7-2 01:30 , Processed in 0.06639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