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熔接 ERP

弱电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未来计算机展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6 15:09: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华为代理商

光子计算机

光子计算机是一种由光信号进行数字运算、逻辑操作、信息存贮和处理的新型计算机。它由激光器、光学反射镜、透镜、滤波器等光学元件和设备构成,靠激光束进入反射镜和透镜组成的阵列进行信息处理,以光子代替电子,光运算代替电运算。光的并行、高速,天然地决定了光子计算机的并行处理能力很强,具有超高运算速度。光子计算机还具有与人脑相似的容错性,系统中某一元件损坏或出错时,并不影响最终的计算结果。光子在光介质中传输所造成的信息畸变和失真极小,光传输、转换时能量消耗和散发热量极低,对使用环境条件的要求比电子计算机低得多。

作为实验室研究的光子计算机,早在1986年就已研制成功,比当时最快的电子计算机还要快1000倍。1990年初,美国贝尔实验室又成功研制了一台光学数字处理器,向光子计算机的正式研制迈进了一大步。近十几年来,光子计算机的关键技术,如光存储技术、光互联技术、光集成器件等方面的研究都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光子计算机的研制、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是根据原子或原子核所具有的量子学特性来工作,运用量子信息学,基于量子效应构建的一个完全以量子位(量子比特)为基础的计算机。它利用一种链状分子聚合物的特性来表示开与关的状态,利用激光脉冲来改变分子的状态,使信息沿着聚合物移动,从而进行运算。

量子计算机有自身独特的优点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首先,量子计算机能够进行量子并行计算,理论上可达每秒一万亿次,足够让物理学家去模拟原子爆炸等复杂的物理过程。其次,量子计算机用量子位存储数据。再次,量子计算机具有与大脑类似的容错性,当系统的某部分发生故障时,输入的原始数据会自动绕过损坏或出错部分,进行正常运算,并不影响最终的计算结果。量子计算机不仅运算速度快,存储量大、功耗低,而且高度微型化和集成化。

1982年,美国物理学家费勒曼提出了量子计算机的基本构想。2001年底,美国IBM公司的科学家专门设计的多个分子放在试管内作为7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成功地进行了量子计算机的复杂运算。目前正在开发中的量子计算机有核磁共振量子计算机、硅基半导体量子计算机和离子阱量子计算机。据专家预见,再过30年左右,量子计算机将普及,量子计算设备将可以嵌入到任何物体当中去,虽然,目前还很难想象放在口袋中的超高速计算机是什么样子,还有直径只有几十厘米的人造卫星。

生物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即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计算机,主要由生物工程技术产生的蛋白质分子组成的生物芯片构成,通过控制DNA分子间的生化反应来完成运算。运算过程就是蛋白质分子与周围物理化学介质相互作用的过程。其转换开关由酶来充当,而程序则在酶合成系统本身和蛋白质的结构中明显表示出来。上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DNA处于不同状态时可以代表信息的有或无。DNA分子中的遗传密码相当于存储的数据,DNA分子间通过生化反应,从一种基因代玛转变为另一种基因代码。反应前的基因代码相当于输入数据,反应后的基因代码相当于输出数据。只要能控制这一反应过程,就可以制成DNA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以蛋白质分子构成的生物芯片作为集成电路。蛋白质分子比电子元件小很多,可以小到几十亿分之一米,而且生物芯片本身具有天然独特的立体化结构,其密度要比平面型的硅集成电路高五个数量级。生物计算机芯片本身还具有并行处理的功能,其运算速度要比当今最新一代的计算机快10万倍,能量消耗仅相当于普通计算机的十亿分之一。生物芯片一旦出现故障,可以进行自我修复,具有自愈能力。生物计算机具有生物活性,能够和人体的组织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是能够与大脑和神经系统相连。这样,植入人体的生物计算机就可直接接受大脑的综合指挥,成为人脑的辅助装置或扩充部分,并能由人体细胞吸收营养补充能量,成为帮助人类学习、思考、创造和发明的最理想的伙伴。

美国计算机科学家伦纳德·艾德曼已成功研制出一台DNA计算机,他说:“DNA分子本质上就是数学式,用它来代表信息是非常方便的,试管中的DNA分子在某种酶的作用下迅速完成生物化学反应。28.3克 DNA的运行速度超过了现代超级计算机的10万倍。” DNA计算机的外形象普通小盒子。有非常薄的玻璃外壳,里面装着肉眼看不见的多层蛋白质,蛋白质间由复杂的晶格连结。这种精巧的蛋白质晶格里是一些生物分子,也就是生物计算机的“集成电路”。专家普遍认为,DNA分子计算机是未来计算机的发展方向之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咨询|VIP注册|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积分规则|手机版|Archiver|弱电之家论坛 ( 京ICP备11008917号-3 )

GMT+8, 2025-7-14 22:19 , Processed in 0.09092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