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熔接 ERP

弱电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0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宇对讲系统之旧楼改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8-25 14:19: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华为代理商
楼宇对讲系统之旧楼改造 楼宇对讲系统对于从事弱点行业的朋友应该不会陌生,它给小区住户带来便利,也给物业管理节省成本,但美好总是暂时的,由于模拟对讲技术自身的缺陷使对讲系统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便进入频繁的维修阶段,而高昂的维修成本使业主不厌其烦,长此以往物业公司也无力承担,最后导致对讲系统整体瘫痪,使小区物业管理又回到了“石器时代”。近来东莞安本科技接到多个工程商打来的咨询电话,询问关于旧楼宇对讲系统改造的问题,由于安本科技的数字对讲系统是基于TCP/IP局域网传输的第三代技术,而传统楼宇对讲系统是基于总线型的第二代技术,对于跨代的系统改造所涉及的兼容性问题,安本科技的技术人员对此做了详细的测试。首先分析旧楼宇对讲系统的原理:传统的楼宇对讲系统一般使用总线,其系统架构如图:
由于主干线是在弱电井走线,弱电井中有贯穿整栋楼的垂直线槽,因此这一部分的改造工作是比较容易进行的。改造的难点在于水平线部分,传统楼宇对讲系统的水平区使用4芯信号线和视频线,水平区的入户线都是暗装布线,小区业主的家装风格也不一样,所以不可能将暗装线刨出来,再从新布线。那楼宇对讲系统改造的最佳方案就是利用原有的布线,但模拟对讲系统与数字对讲系统传输信号的方式不一样,所以对信号线的兼容性提出了考验。方:13104956920qq:332815192分析数字楼宇对讲系统的原理:安本科技数字楼宇对讲系统基于TPC/IP局域网技术,其系统架构如图: 对比上面两个系统图,传统模拟对讲系统水平区使用4芯平行信号线,安本科技数字对讲系统水平区使用4芯网络双绞。




自此,使用平行4芯平行线传输安本科技数字对讲系统测试,完美结束。 方:13104956920qq:332815192双绞线采用了互相绝缘的金属导线使之互相绞合的方式来抵御一部分外界电磁波干扰,更主要的是降低高频传输时线对间的干扰。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可以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双绞线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一般情况下传输数字信号需要使用网络双绞线(2对或4对),信号的传输频率>10Mhz,我们称之为高频信号,频率越高线对间的干扰越强,同时频率越高所产生的带宽(Mbps)也越高,我们浏览网页、在线视频等操作产生的流量远远大于10Mbps,所以我们日常使用的网络运行频率在10Mhz以上,也就必须使用双绞线降低线对间的相互干扰,保证高速的网络流量。但是安本科技开发的数字楼宇对讲系统采用国外最先进的编码技术,在使用可视对讲的情况下对带宽的要求也只需要约300Kbps的带宽(1Mbps=1024Kbps),由于对带宽要求低因此对线缆的要求也低,不用担心线对间的高频干扰,使用4芯平行线也能正常传输信号。

3.jpg (48.7 KB, 下载次数: 11)

3.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4-8-27 14:35:24 | 只看该作者
华为代理商
老楼宇对讲的改造可以这样进行对我们做小区的人来说是个福音,顶一个!!!只是不知道这样的改造的成本怎么样,后期使用的稳定性有保障吗?
3#
 楼主| 发表于 2014-9-5 09:03:05 | 只看该作者
华为代理商
上面文章那边说到进户线是不需要更换的,在这里已经把改造的最大问题处理了,已经把人工省了一大半也不用每家每户去放线布线,连协调户主的问题都处理了。其他的只需更换垂直线就可以,从人工、线材和时间都节约很大一部分。至于稳定性,不需要担心的,你想想,全球最稳定的系统就是网络系统了,使用进口芯片,低功耗低发热。标准的网络接口。还具备自动网口故障查询
4#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15:32:33 | 只看该作者
华为代理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9-12 14:15:59 | 只看该作者
华为代理商
这么牛逼为什么不用光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咨询|VIP注册|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积分规则|手机版|Archiver|弱电之家论坛 ( 京ICP备11008917号-3 )

GMT+8, 2024-6-15 02:37 , Processed in 0.145064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