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无人驾驶概念炙手可热,商业化发展持续升温。但由于现阶段安全事故的多发,技术、法规和基础设施的缺失,无人驾驶时代的到来还需一段时间。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驾驶技术迎来了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突破性进展,搭配自动驾驶技术的无人汽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发展成为趋势。 发展加速,千亿市场催人入局 今年年初,我国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中要求,2020年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要达到50%,同时,L3及以上级别智能汽车要实现市场化应用。有专家据此预测,届时中国的自动驾驶汽车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 面对如此强劲的市场潜力,国家和政府纷纷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目前,国家先后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不仅明确支持智能驾驶汽车商业发展,还对相关技术测试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助推下,众多车圈之外的企业纷纷入局。如今,国内不仅有百度、腾讯、阿里等互联网龙头企业与国外谷歌、亚马逊、Uber等科技公司分庭抗礼,还诞生出了以乐视为代表的一批新兴力量加剧市场争夺。可以说,我国在无人驾驶汽车领域的发展态势十分良好。 问题频发,无人驾驶未来尚远 我们在憧憬无人驾驶市场广阔未来的同时,也要理性认清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现状,在技术专业性和系统安全性上的诸多不足,让无人驾驶汽车仍处于问题多发期。 2018年以来,自动驾驶汽车事故频发。前有Uber自动驾驶汽车在美路测致人死亡事件,后有特斯拉SUV撞到混凝土隔离带导致司机死亡,造成频繁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还是自动驾驶技术的不完善,导致本身存在应用弊端。 在本月举办的世界智能大会上,360董事长周鸿祎曾表示,360可以利用GPS欺骗的方法劫持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汽车。这虽然给智能汽车的发展泼了一盆冷水,却也再次指出了当今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突出问题,安全性不仅表现在技术本身存在的应用弊端,还体现在容易被外部劫持。如果安全性无法得到切实保障,那么智能汽车时代可能永远也不会到来! 当然,除了安全性之外,自动驾驶汽车在基础设施和使用细节方面,也还无法达到普遍商用的程度。比如美国媒体就十分担忧自动驾驶汽车的卫生问题,面对一些乘客使用后留下的脏乱垃圾,目前并没有详细的管理制度来规定谁去处理;此外,现在的无人汽车也没有人性化的设计和基础设施来应对一些晕车、呕吐等突发情况。 总之,不管是在技术专业性、系统安全性,还是在管理制度、使用细节、基础设施建设上,无人驾驶汽车的未来都还远没有到来。 对症下药,全面改进面向未来 综合来看,目前自动驾驶汽车主要需要解决技术、法规和伦理三个方面的问题。 技术上来说,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绝不是一项技术或一个交通工具就可以打包完成的。在这种背景之下,可以先通过以驾驶员为核心的智能辅助驾驶率先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依靠辅助驾驶和主动安全系统来首先保证人们安全,再循序渐进依靠技术上的突破,来最终过渡到完全的自动驾驶时代。 技术总有突破和发展的时候,这个无须过分着急,但法规和道德却是两个刻不容缓、急需处理的问题。如果没有法规的约束和规范,没有人们自身伦理道德的提升,事故追责、无人驾驶汽车非法使用等问题都将难以处理。 在技术终将迎来突破的前提下,率先要做的是国家和政府加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企业积极促进行业规范形成,同时双方共同加快无人驾驶汽车概念宣传,提高和深化人们认识,助力人们伦理道德水平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