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熔接 ERP

弱电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纸] 集成功放集成电路试图技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30 21:54: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华为代理商
集成功放外围电路简单,保护功能强大,功率足够。因此普遍应用在录放音机、彩电,多媒体音响、汽车音响中。正确识别该类电路特点,是电子维修人员的一项基本功。
    一、把握好供电与地脚
    所有的集成电路都有供电脚与地脚,在集成功放电路中,地脚一般有特殊的标志符号(如图l所示的接地符号)。单电源供电脚一般为电压最高的号)。单电源供电脚一般为电压最高的引脚,通常该脚与地间有一大的滤波电容。如图2中的电容C8,图3中的电容ClO。双电源供电有两个供电脚,电压最高的引脚和电压最低的引脚。相应有两个大的滤波电容分别与供电和地问连接,在印制板上这两个滤波电容一般排列在一起,体积较大。耐压也较高,较易识别。
    二、把握好输入与输出脚
    一般信号的输入是通过一个luF/50V的耦合电容与集成功放电路输入脚连接,如图1中C9,C10l图2中的C5,C6,C7l图3中的C1。集成功放输入大多采用差动输入,有同相端(+)和反相端(一)两个端子。所以一个单声道放大器有两个输入脚,一个作为输入,另一脚作为反馈脚。如[图2中1、2、l7脚构成差动放大器,为同相输入端,1为反相输入端。输出脚一般通过一个大的输出耦台电容(至少22OuF/50V)与扬声器连接。如图1中的C15、C16I图2中的C9、C10Cll。一般功放是双声道的,有两个输入和两个输出脚。在印制电路板上投到输入、输出电容即可找到输入、输出脚。
    三、把握好音量控制、静音脚和ST-BY 脚
    音量控制脚电压可调,且受控于MPU或是电位器。静音脚是通过高低电位的变化来控制输出的有无。ST--BY脚是关断功放的供电,使功放处于待机状态。有些集成功放电路可能没有这三只脚或只有一部分引脚。利用各自引脚的特点,可以加以识别。彩电中集成功放具有音量控制功能引脚的较多,例如A N 5 2 6 5的4脚、TDA7057AQ的1、7脚、TDA1013B的7脚均为音量控制脚。

   四、把握好自举脚
     部分集成电路有自举脚。一般自举脚是用来提高输出的动态特性的,它与输出脚间用一个大电容连接。例如图三中的TA7240AP的1、2脚;4、5脚趾间连接一个电容C4、C5,1脚为输出脚,2脚为自举脚。同理,4脚为自举脚。双声道有两个自举端子。识别判断时可对比参考。
    五、把握好OCL、OTL和BTL接法
    OCL是英文Output Capacitorless的缩写,意思是“没有输出电容器”的功放电路。OTL是无输出变压器功放电路。一般通过电容与扬声器连接的是OTL电路,输出脚直接连接扬声器的是OCL电路。OCL、OTL集成电路输出脚电位一般为中点电位,为电源电压的一半。0CL接法由单电源供电,输出脚电位为1/2Vcc,OTL接法由双电源供电,输出脚电位为1/2Vcc=0V。通过+、一输出脚与扬声器+、一连接的是BTL接法。例如图l是OCL接法,图2是OTL接法,图3是BTL接法。

   以图1、图2、图3这兰张电路图来说明识别集成功放电路的方法。图1是漫步者R800TC的典型电路原理图,使用NE5532或MC4558双运放作电压放大,用来推动TDA2616作功率放大。TDA2616是一块带静音2×12w 高保真集成功放,在该图中可以确定输入脚为l、9脚,输出脚为4、6脚l电源脚+Vcc为7脚,一Vcc为5脚,地为2、3、8脚。查阅资料可知:2脚为静音端,3、8脚为中点电压端。图2中的集成功放电路中应用的是彩电2.1声道集成功放。显然输入为2、5、6脚,输出为10、14、17脚。供电脚是9脚,地是3、13脚,反馈脚是1、4、7脚。图三是音响常用的TA7240AP的BTL接法,通常它接成双声道的形式。供电脚是3脚,地端是6、9脚;输入脚是7脚;输出端是5脚为+,1脚为—;反馈是8、11脚;自举是2、4脚。
    集成功放电路有其固有的特点,把握好可以自己分析电路,不许查阅功放手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咨询|VIP注册|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积分规则|手机版|Archiver|弱电之家论坛 ( 京ICP备11008917号-3 )

GMT+8, 2025-7-21 08:34 , Processed in 0.534971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