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熔接 ERP

弱电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彩电的图象处理功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9-28 11:1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华为代理商

彩电的图象处理功能

1、梳状滤波器:较高档的彩电具有将亮度信号与色度信号精确分离的梳状滤波器电路,解决了普通彩电易发生的亮色互串现象,大大减少视频杂讯和色彩斑点,使图像更清晰。
2、数码60Hz、75Hz、100Hz扫描:普通电视机一秒钟内播出50幅图像,肉眼能感到图像闪烁,数码60Hz、75Hz 、100Hz技术,将图像播出速度提高,达到每秒60幅、75幅或100幅,能够消除闪烁感,不使眼睛疲劳,所以称之为保护眼睛的健康电视。
3、隔行扫描与逐行扫描:普通彩电的扫描方式为隔行扫描,即一秒钟扫描50个场,分为A场(即奇数场,扫描线为1、3、5…)、B场(即偶数场,扫描线为2、4、6…)交替出现,两场叠加才为一帧完整画面。隔行扫描方式存在行间闪烁、清晰度不高的缺点。电脑显示器是逐行扫描的,没有行间闪烁,画面细腻、清晰。双频和高清彩电除了隔行扫描外还具有逐行扫描方式,在逐行扫描时使水平扫描线密度增加一倍,每扫一场即是一幅完整的画面,消除了行间闪烁,使画面显得细腻、清晰,特别适合于观看DVD或作为电脑的显示器使用。
4、暗白平衡自动跟踪:自动跟踪调整暗白平衡,使显像管随时处于最佳状态,保持图像不偏色。
5、动态黑电平扩展电路:该电路根据人眼最敏感的画面中心区域的亮度和黑电平检测结果,进行图像明暗的处理,使黑的地方更黑,白的地方更白,提高了暗背景下图像的层次性,夜晚场景表现更加突出。
6、画中画:画中画功能可以在一个屏幕上同时观看两个不同的电视节目或用九个小画面轮流显示所有频道的节目播出现况;其中双调谐画中画能够同时接收两个不同的电视信号,而单调谐画中画只能显示从AV输入的信号。
7、动态蓝增强:将检测到的大面积白光区域进行蓝增强处理,使白光区域偏蓝,更加符合人眼的视觉物性,观赏更舒适。
8、动态(自动)肤色校正:自动检测画面中近似人体肤色的区域,对区域周围的颜色进行校正,使人体肤色更加真实,自然。
9、运动图像自动检测:100HZ隔行扫描状态下,运动物体容易在屏幕上产生拖尾现象,降低画面清晰度,运动图像自动检测系统通过复杂的运算预测物体的运动方向,并提前作出校正,使运动画面平滑自如,有效提高运动画面的清晰度。
10、超强VM速度调制:通过改变电子束的发射速度来增强图像边缘细节,使图像的层次清晰。
11、DNR数码图像降噪:在电视信号较弱的情况下,采用数字电路降低噪波,消除图像中的雪花点,提高收看效果。
12、智能图像模式选择:在CPU存储器内用软件设置了几组不同亮度、对比度、色度和清晰度调节度的组合模式,让使用者可根据环境亮度的不同选择鲜艳、柔和、标准、个人设定等图像模式。
13、拉幕式开、关机:在开、关机及频道转换时,屏幕画面象舞台幕布一样徐徐拉开和关闭,有效降低高电压对荧光屏的冲击和瞬间强光对人眼的刺激,达到双重保护效果。
14、开机画面显示:开机后及无信号时显示生产厂家设定的特殊图案。
15、背景画面选择:在菜单中可以选择几种不同的AV状态的背景画面。
16、16:9画面显示功能:一般彩电的屏幕长和宽的比例是4:3;宽屏幕彩电的屏幕长和宽的比例是16:9,适合于播放宽屏幕电视节目源。有些4:3屏幕彩电具有16:9画面显示功能,利用该功能就能不失真地显示宽屏幕电视节目源的图象。
17、清晰度提升电路:有的图象处理芯片能自动分析每幅画面,自动锐化图像的垂直边缘,使图像更清晰,细节更逼真。
18、枕形失真校正:CRT尤其是纯平CRT,会产生图象画面边框的枕形失真,枕形校正电路能产生一对抛物波信号,来抵消枕形失真的影响,使图象画面边框恢复为标准的长方形状。
19、图象静止功能:双频和高清机型具有图象静止功能,只要一按遥控器的“静象”键,就可把某瞬间的活动图像锁定静止显示,可以仔细欣尝,再按一下“静象”键就能继续播放活动图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咨询|VIP注册|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积分规则|手机版|Archiver|弱电之家论坛 ( 京ICP备11008917号-3 )

GMT+8, 2025-7-6 06:43 , Processed in 0.07732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