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论坛

标题: 视频图象无颜色,而且有条纹 [打印本页]

作者: tonlee    时间: 2008-10-28 17:30
标题: 视频图象无颜色,而且有条纹

我做了一个工程,马上就要验收了,总共是15路视频,但现在有三个个图像是黑白的(其它都有颜色),而且有条纹,周围有很多马达,但条纹不严重,今天就上了一个抗干扰器,结果更糟糕

 请大家来商量下应该怎么解决条纹和无颜色的情况,你们遇到过吗??


作者: 弱电初学者    时间: 2008-10-28 18:02

视频传输距离是否比较远? 如果距离远,可考虑使用光纤传输。

请使用效果好的摄像机、高编数同轴电缆、优良的BNC接头,严格按施工工艺处理,远离干扰源,有必要是套金属管。


作者: lgedgar    时间: 2008-10-28 23:09

先检查是不是摄像头或电源有问题!在看看线路是否过长或者视频线有问题!如果过长可以加视频放大器试试!


作者: 弱电之家    时间: 2008-10-29 08:33

1、看看条纹干扰是否因电源质量不良引发。(我碰到过多次此类条纹干扰故障,均是电源引发,更换另一厂家新电源即解决问题;尤其是红外摄像机电源必须质量更好的才可以.)

2、图像黑白: 请看看周围是否光线过暗造成彩转黑。 您的摄像机、切换设备、画面分割处理、录像机设置方面视频制式为PAL.


作者: 56895870    时间: 2008-10-29 09:29

 我也做工程也出现此类情况,当时也是出现干扰并且黑白显示。

   状况原因:设想头距离铁制灯箱比较近,当灯箱关闭时(凌晨1点左右),无干扰,效果比较好。

   解决办法:上设备时将螺丝突出部分做绝缘处理。


作者: RNTY    时间: 2008-10-29 11:49
1、看下条纹干扰是否因电源质量不良引发,电源最好是用1安的,这样不会对电源干扰,还有是视频干扰,睇下视频

   头做得好无,睇下旁边有无振动的,他都会有视频干扰的

2、睇下摄像机的问题


作者: mylovemm    时间: 2008-10-29 16:59
有可能是摄像机后面的一个拨码开关没拨对,我以前遇到过这事。
作者: tonlee    时间: 2008-10-29 18:35

是PAL制式,更换了两次抗干扰器都没有解决条纹现象......

我觉得电源问题很有可能,我们采用的是集中供电.....但是其它都没有什么问题...

摄像机设制也是出厂设制,看了说明书,出厂设制没问题

传输距离300以内.......做头也没问题.....

CEO说无颜色应该跟什么有关


作者: ce    时间: 2008-10-30 12:32
标题: 厉害
不错.根据你们的分析,知道你对于监控方面非常在行.而且肯定实践经验也很丰富.你都说到点上了.以后得多向你学习.
作者: fish2589    时间: 2008-10-30 13:40

如果供电电源检查过没问题的话我建议你可以更换摄像机试下,顺便问下你用的摄象机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目前国产摄象机的制作工艺完全没有达到该有的标准!特别是些国内的OEM厂家的摄像机!你随便拆个好的拿去换了试下的!


作者: yang37616530    时间: 2008-11-5 09:18

一个一个来排除有可能的故障、、、、

 


作者: zrsd11    时间: 2008-11-5 10:14
个人认为,电源问题!!不用集中供电试一下!
作者: tonlee    时间: 2008-11-5 10:47

我们换了一个电源适了下,效果确实比原来好多了,但是没有彻底解决,只有 一点点了,不认真看是看不出来了。。

 

谢谢各位讨论


作者: yzg179542056    时间: 2008-11-11 15:35
可能有接头接触的原因,把干扰源处理下
作者: tigerqwb    时间: 2008-11-12 09:49
一个是电源 二是BNC头检查 两端接头 焊点 三就是检查摄像机附近有无干扰源
作者: ly2008    时间: 2008-11-12 11:32

学习了


作者: renhong501    时间: 2008-11-12 18:29
不止大
作者: mzhuo    时间: 2008-11-13 15:30
学习中
作者: 170511477    时间: 2008-12-9 17:01

1.距离

2.电源问题

3.接地

按你说的好像是静电产生的干扰··

在看看  本人学习中··


作者: maningxuanyuan    时间: 2008-12-12 11:03

很好,学习了

 






欢迎光临 弱电论坛 (http://bbs.rdzj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